(来源:国家文物局)
转自:国家文物局
2000多年前
古蜀人留下了许多
神秘的刻画符号
今天,到青铜器上找找它们
自带混响的它
被画了很多“记号”
我国古代有一种打击乐器
名叫錞(chún)于
它的声音自带混响
“清响良久”“声震如雷”
展开剩余85%錞于的顶部有盘
盘面正中有一虎形钮
△虎形钮部分损坏
用绳子穿过钮部
将錞于悬挂在架子上
通过击打 使其发声
△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击錞于、铜鼓图像
錞于常与鼓配合使用
用来指挥军队进退
还可用于祭祀、庆典等重大活动
换一个角度
能看到这件錞于的特别之处
在虎钮的四周
阴刻有一圈“记号”
这些纹路是神奇的“巴蜀图语”符号
共11个
这件虎钮錞于是目前单件器物上
发现“巴蜀图语”符号最多的青铜器
从“巴蜀符号”到“巴蜀文化”
看2000多年的文化传承
“巴蜀图语”符号
是指在中国四川地区出土
战国至西汉初期文物上发现的
几百个不同的图符
它们多数是实物图像
既没有动词、形容词、连词
也不能构成文句
只能看图解意
仿佛古人留下的
刻有文化记忆的“你画我猜”
△总台节目《川东寻巴记》中,罗家坝遗址出土的印有巴蜀图语的印章
缺乏文字记载的古蜀文明
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一个
闭塞落后的文明
直至20世纪初
以“巴蜀图语”符号为代表的
系列考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
重新定义了古巴蜀文明
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史
补上了极其重要的一页
△左图为重庆动物园大熊猫“奇颖”
如今,巴蜀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涵
它不仅包含古巴蜀文化遗产
更是指以川、渝两地为核心
从古至今的文化总和
2000多年后的现在
能够代表川渝地区的“巴蜀符号”
不仅仅是古人刻下的图案
还有大熊猫、火锅、蜀绣、川剧变脸……
这些川渝文化新名片
巴适~
博物馆必看攻略来了
虎钮錞于收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
这座博物馆被称为
“巴蜀文明基因库”
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
里面的宝藏藏品繁多
跟着必看攻略打卡不迷茫:
镇馆之宝
△文物局部
唐代菩萨立像
雍容华贵 身姿婀娜
尽管缺失了双臂
但就像西方“断臂的维纳斯”一样
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
△文物局部
元代黄公望、王蒙合作《山水图》轴
是目前所知元代画史上
两位大师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
见证三星堆科考首次发掘
博物馆布置的探沟
复原了三星堆第一次考古时的发掘场景
绘图工具、手铲、锄头等等
都是当时用到的工具
发掘日记、发掘简报也在展出
西南人文自然宝库
四川大学博物馆内
不仅有八万多件特色文物
百万件珍稀动植物标本
还能欣赏到藏族的唐卡
纳西族的东巴文长卷等等
感受多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
更多巴蜀文化内涵
等着你探索
发布于:北京市垒富配资-炒股配资在线-免费配资网站-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